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631-8933009
提升效率 ·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节约维护成本
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是基于电磁力学以及可编辑的电磁频谱物理学作为理论基础研发的最新一代环保水处理技术。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根据独有的定制化特殊调制的多 频 段 电 磁 频 (Customized Oscillating Frequencies Programming),通过交互作用(interaction)与以硅、铝为主要成分的特殊合金制成的介质材料,利用激光注入技术使这种介质材料能再稳定储存并释放特殊录制的超精微振动波(Ultra-fine oscillating wave)。
通过介质材料所发射提前录的超精微振动波与它接触的介质(例如水)产生微观协同共振反应,从而影响水溶液中各类无机、有机物质,使其达到定制化设计的使用功能,宏观的表现形式为阻垢、缓蚀和抑制菌藻。
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各行业水处理系统,解决冷却循环水系统工艺管道、换热器、冷换系统机泵、锅炉、膜面等一系列的结垢、水锈腐蚀、菌藻滋生等问题。另外,对于解决气体介质管道、设备、装置的结垢问题,亦有一定的效果。
在循环水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主要是以碳酸氢钙Ca(HCO )₂ 为主。随着水温和一些其他环境变化,如水中杂质影响,不稳定的碳酸氢钙迅速分解,形成极难溶于水的无机化合物碳酸钙盐(CaCO )。
单一的碳酸钙分子,在微观上带有一定的弱电荷极性,它们极易受到水中各类带有电荷且不均匀分布杂质或是设备管壁的影响,迅速聚集生长。如果我们任其野蛮生长,它们很快会在设备表面,尤其是换热器换热温度最高的地方,迅速聚集成片状甚至块状的混合型晶体结构,这些异化的混合晶体互相犬牙交错排列,在宏观的表现形式为极为坚固的水垢,正常情况下除了用强酸进行化学酸洗或是高能的物理冲击,否则极难将它们从设备上剥离下来,最终由于设备及管道上结垢导致设备换热效率下降,无法正常运行。
在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的作用下,水溶液中单个或者小型的碳酸钙分子晶体团簇,通过超精微振动波的协同共振效应产生了畸变,碳酸钙晶体的微观结构从针状,即容易插挤成团形成致密的硬垢,变为更为松散的圆球或小颗粒状结构,在宏观的表现形式为,水垢呈现为松散,小颗粒状态,并且它们无法坚固的附着在设备或管道内部,在静态的水中呈软絮状沉淀于容器底部,并且终将随着水流被带出设备,从而大大缓解设备内结垢的危害。
在某种程度上,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的阻垢表现形式和和某些化学阻垢剂有些相似,但它对水的总硬度、总碱度有更宽的容忍度。应用实践表明当钙离子浓度达到 400mg/L( 以 CaCO3计 ),pH 值超过11时,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仍然表现出良好地阻垢效果。与化学试剂相比,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能在更恶劣的水质工况环境稳定工作,并且完全没有化学药剂带来的环境污染负担。
工业循环冷却工艺在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新系统还是已经投入运行的老系统,设备和管道表面均有一层金属氧化物。
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释放出的超精微振动波,能够作用于金属表面的铁原子和水中的氧原子,使铁原子与氧原子定向结合,在管道内壁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膜,从而隔绝了腐蚀因子的侵袭。并且,德国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所形成的金属氧化膜更密实,对高氯根的腐蚀水处理具有更好的缓蚀表现。大量应用实例证明,使用德国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的碳钢挂片的平均年腐蚀率仅为0.005mm 左右。远远低于中国 GB/T 50050-20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所规定的碳钢年腐蚀率低于0.075mm 的标准。
特拉多姆水处理技术,能够连续不断地向水中释放类似生物信号的超精微振动波,水体环境在受到影响后,一方面使菌藻生物膜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使菌藻的营养源产生变化,令菌藻无法生存而死亡。
同时,在超精微振动波的作用下,菌藻残骸被解体,生物黏泥也失去粘性分散于水中,最终,通过排污系统排出循环冷却水系统。
步骤1:
在水箱及锅炉进水管处加装特拉多姆量子环,可进一步处理管道中的钙铁离子,防止其沉积腐蚀锅炉及水箱设备,同时具备杀菌抑藻功效。
步骤2:
用六角扳手松开两颗螺丝,环体将分离成两半。
步骤3:
将环体两半安装至预备好的管道段,确保环体箭头指向水流方向。
步骤4:
重新拧紧环体两半,切勿过度紧固。
安装量子棒前,技术人员需根据水箱尺寸、水质、水流速度等参数计算使用数量。
根据进出水口位置及水箱尺寸设计量子棒的安装布局。
数量较少时,量子棒悬挂于不锈钢链条上;数量较大时,需使用定制固定支架进行安装。